-
7月6日
識英雄重英雄,請來各界重磅名人,拋出論點,言無不盡,深入討論時事,跨越維港神州,宏觀全世界。
-
7月5日
識英雄重英雄,請來各界重磅名人,拋出論點,言無不盡,深入討論時事,跨越維港神州,宏觀全世界。
-
6月29日-林定國 外訪工作及國安附例
現屆政府施政三周年,律政司司長不時外訪,與不同國際法律組織交流,但在受美國制裁下,司長如何與美國交流,說好香港故事?新增國安條例附例後,在甚麼情況下會啟動案件交由國安公署處理?
-
6月28日-麥美娟 地區工作及籃球博彩稅
現屆區議會上任一年多,議員的表現是否符合準則及市民期望?區議員參加選美或綜藝節目又是否違反指引?而即將在9月「換屆」的關愛隊,是否需要重新劃區?
-
6月22日-盧寵茂 關稅戰對醫療影響
關稅戰除影響貿易,會否令藥物或醫療器械價格上升?香港有甚麼措施應對,如藥物研發、審批等,以減低對醫療系統的影響?香港未來會否引入更多內地的藥物,以達至來源多元化?
-
6月21日-盧寵茂 關稅戰對醫療影響
關稅戰除影響貿易,會否令藥物或醫療器械價格上升?香港有甚麼措施應對,如藥物研發、審批等,以減低對醫療系統的影響?香港未來會否引入更多內地的藥物,以達至來源多元化?
-
6月15日-馬時亨 貿發局工作
中美關稅戰看似緩和,貿發局新任主席對此有甚麼看法?局方如何幫助香港中小企轉型,適應新常態?接下來有甚麼工作重點及建議?
-
6月14日-楊德強 全運會開幕前準備
全運會將於11月舉行,吉祥物「喜洋洋」及「樂融融」不時在大型活動上現身,加深市民認識。接下來政府有甚麼宣傳?大眾關注的票務安排會是怎樣?
-
6月8日-卞兆祥 中醫醫院
香港第一間中醫醫院將於今年年底開幕,將會提供哪些服務,收費是怎樣,院方的目標是甚麼?中醫醫院主張中西醫協作,招聘人才是否順利,會否吸納內地名中醫來港助陣?
-
6月7日-何永賢 MiC建築法及輪候公屋
房屋局早前往巴黎考察,推廣MiC組裝合成建築法,同時參考巴黎的建築科技,有甚麼心得分享?現時本港的MiC技術,有甚麼新改進?輪候公屋的時間會否受精進事件影響?取消輪候公屋現金津貼背後的考量又是甚麼?
-
6月1日-中東之行及一帶一路發展
「一帶一路」專員何力治早前隨特首出訪中東,有甚麼焦點項目?一帶一路辦公室扮演甚麼角色,促進中國內地、香港及中東企業三方合作共贏?除了中東,中亞及東盟亦是香港重點關注的地方,如何引進資金、人才,又可以帶領企業走出去?
-
5月31日-旅遊熱點項目及銀髮經濟
中環扶手電梯、油麻地警署是不少旅客喜愛的打卡熱點,政府將它們列為旅遊熱點項目後,會如何優化設施,增加吸引力?油麻地警署又會否成為收費項目,帶來經濟收益?政府推動旅遊之餘,亦發展銀髮經濟,公布30項措施,業界的反應是怎樣?
-
5月25日-多箭齊發拓商機
地緣局勢緊張,投資推廣署積極外訪尋找機遇,今年到過中東、東歐和非洲多國,成效如何?香港有甚麼優勢吸引化他們落戶呢?
-
5月24日-推廣電動車
距離停止新登記燃油車、混能車的目標還有十年,政府推廣電動車進展如何?不少車主反映充電設施不足,政府如何解決?
-
5月18日-驗收辦及消防工作
消防處近日成立一站式驗收統籌辦公室,負責的工作是甚麼?驗收辦善用科技,可以把效率提升多少?消防處編制增加,是因應哪方面的需要?
-
5月17日-關稅戰最新形勢
中美關稅戰暫時休戰,美國總統特朗普,遇到國內甚麼問題而退縮呢?中國掌握不少稀土資源,對未來談判有何影響呢?
-
5月11日-審計報告
審計署以「應審盡審」的原則審計公帑是否用得其所,涉及國安的開支會否列入審計範圍?署方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審計效率,甚至為政府節省開支? 嘉賓:林智遠(審計署署長)
-
5月10日-新旅遊模式及總結黃金周
剛過去的五一黃金周,有110萬人次訪港,當中亦出現一些新旅遊模式,有內地旅客自組「行山團」,當局會如何監管此情況?部分新興熱點,如東壩吸引大批旅客前往,當局怎樣做好分流,以免影響遊客體驗? 嘉賓:張馮泳萍 (旅遊事務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