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5日-徐王美倫 旅遊業前路
本港旅遊業受到疫情衝擊逾兩年,生意歸零,近日復辦本地團,未來應如何發展?政府應如何協助旅遊業重新上路,追上其他亞洲國家?
-
5月14日-曾鈺成 香港前路 疫後重建
李家超順利高票當選香港行政長官,正組織治港新班子,本港未來應如何疫後重建,有何發展路向,新班子將以愛國者為主,未來應如何治港?
-
5月8日-黃錦星 上網電價 膠袋徵費
政府擬將膠袋徵費由0.5元加至1元,並收緊豁免措施,對市民購物有何影響?另外,環境局下調上網電價,這將對本港綠色能源發展有何影響?
-
5月7日-譚惠珠 香港前路 疫後重建
本港將選舉新一屆行政長官,外界預計,唯一候選人李家超可順利當選,但本港過去5年經歷反修例事件及新冠疫情,令社會元氣大傷,未來應何如重建發展?
-
4月30日-梁振英 疫後重建 香港發展
本港第五波新冠疫情漸趨緩和,受疫情打擊,本港經濟面臨很大挑戰,本港在疫後應如何發展,應先解決甚麼重要經濟及社會問題?
-
4月24日-張國鈞 防疫抗疫
本港第五波疫情緩和,政府放寛部分社交距離措施,包括食肆晚市堂食,本港應否加快放寛措施,令本港盡早與外地及內地通關?
-
4月23日-譚耀宗 特首選舉
本港行政長官選舉,只有前政務司長李家超一名候選人,外界預計他將篤定當選,他將如何做好選舉工作?他將會提出甚麼重要政綱?
-
4月17日-楊潤雄 學校復課
本港學校將於本月19日分階段復課,師生返學前均要自行做快速抗原測試,只有打過兩針並超過14日的中小學生可於課堂外參與體育、音樂等非學術活動,復課計劃如何避免疫情反彈?
-
4月16日-高拔陞 第五波疫情 醫護人手
本港第五波疫情下降,隨着本港放寛防疫措施,感染及死亡個案會否反彈,在疫情初期受到沖擊的公立醫院,將如何應對未來疫情,減少感染及死亡個案。
-
4月10日-劉宇隆 第五波疫情 第四針疫苗
本港第五波疫情仍未退卻,政府專家建議60歲以上長者可在注射第三針疫苗後3個月,接種第四針疫苗,為何只是長者注射第四針疫苗?另外,在這波疫情中,有過萬名兒童受感染而確診,其中8人死亡,兒童出現死亡及重症個案是否特別嚴重?
-
4月9日-湯家驊 司法制度 特首選舉
英國最高法院院長及副院長韋彥德勳爵及賀知義勳爵辭去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事件引起政界及法律界強烈反應,究竟兩人為何辭職及有何影響?
-
4月3日-田北辰 港鐵票價 抗疫檢討
港鐵今年維持凍結票價,但有3.35%的累積加幅將來會加回票價之中,現時的港鐵票價機制是否需要改善,以免經濟回穩時,再度大幅加價?
-
4月2日-薛永恒 科技抗疫 創科發展
政府推動安心出行及疫苗通行證抗疫,進入不同處所均需使用,究竟這些科技能否幫助本港的抗疫工作?市民是否願意使用?
-
3月27日-郭健安 第五波疫情
根據中大的研究估計,本港已有450至500萬人感染新冠病毒,中大是如何推算有關數字?對未來防疫有何啟示?
-
3月26日-陳肇始 第五波疫情
行政長官宣布未來疫情應對路線圖,首先將於4月1日撤銷9個國家禁飛令,並分階段放寛社交距離措施。 為何政府在作出這些中期檢討措施?對於未來疫情有何影響?
-
3月20日-何兆煒 全民抗疫 公私醫療合作
本港爆發第五波疫情,公營醫護人員備受巨大工作壓力,私營醫療機構應如何協助本港抗疫,減輕公營醫院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