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緯線
深入記錄,為社會把脈,專題節目「經緯線」每星期發掘社會民生議題背後的人和事,不偏不倚呈現事實真相。 更多
下架日期
2025年01月18日
聲道
粵語
片長
24 分鐘
集數
26
節目級別
I
  • 7月21日- 安老北行

    人口老化問題嚴重,輪候政府資助的安老院舍宿位大排長龍。政府早於十年前,試行向在廣東省、由香港非政府機構營辦的安老院舍買位,合資格的本地長者可以得到全額資助,免卻輪候,不過計劃反應平平,原因為何?

  • 7月14日-公屋商戶去哪兒?

    市道不景,不少房委會轄下的屋邨或屋苑商舖結業,空置率創十年新高。居民生活大受影響,吃東西、買餸菜也要到附近的屋邨;另一方面,有繼續經營的商戶表示生意欠佳,加上年初政府取消租金寬減措施,擔心撐不住要結業。居民與商戶面對的困境,可以怎樣解決?

  • 7月7日-碳.冷氣

    全球暖化,天氣越來越熱,室內冷氣則越開越大。香港室內與室外的溫差,動輒都有十多度,不少人投訴公共空間,例如商場、巴士,冷氣太大,究竟公共空間的溫度,有沒有指引或規管?冷氣佔全港電力消耗量達到三成,冷氣調高一度,又可以節省多少電費?

  • 6月30日-轉角市道

    深入記錄,為社會把脈,專題節目「經緯線」每星期發掘社會民生議題背後的人和事,不偏不倚呈現事實真相。

  • 6月23日-講.港漫 / 棋盤.人生

    近期一套電影重新牽起港漫潮,香港漫畫經歷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黃金時期,讀者群達到五十萬人,追看連載薄裝、精裝,是不少港漫迷的集體回憶,不過現時看港漫的人越來越少;由盛而衰,香港漫畫是否風光不再?

  • 6月16日-爸爸苦不苦?

    不少爸爸平日要上班,回家又要帶孩子、教功課,有壓力怎樣處理?選擇一條不一樣的路當全職爸爸,照顧子女、買菜煮飯、做家務「一腳踢」,感受又是如何?父親節,聽聽爸爸的心聲。

  • 6月9日-失業率啟示

    疫後香港經濟復甦不似預期,但失業率卻維持低水平3%,算是「全民就業」。失業率是反映經濟狀況的指標之一,現時失業率與經濟狀況為何有落差?生意不理想, 請人又困難,不少老闆都叫苦連天,如何面對兩難局面?

  • 6月2日-傷.情路

    戀愛、結婚是很多人都會經歷的階段,不過對殘疾人士來說並非必然。有調查顯示,不少殘疾人士對結識異性或結婚都沒有信心,他們跟健全人士拍拖,會承受甚麼壓力?雙方都有殘疾,結婚後,生活上又會遇到甚麼困難?

  • 5月26日-逆市而上

    香港不少零售商戶、餐廳、小店相繼結業,在經濟未復甦的情況下,有年輕人選擇逆市創業,有些甚至擴充開分店;面對飲食業前景未明朗,一班年輕人抱著甚麼信念經營生意?

  • 5月19日-山上「建」

    香港的山徑世界知名,每年都吸引不少本地人及遊客走入山林欣賞自然美景,但設施配套是否能夠切合需要?應該怎樣規劃?

  • 5月12日-為食鬆綁

    政府簡化飲食業發牌制度,今年二月,將「先發牌,後審查」的「專業核證制度」的適用範圍擴大至普通食肆牌照,成效如何?另外,鄉郊食肆跟城市一樣要根據《食物業規例》申請食牌,但鄉郊的先天局性較大,用同一套標準審批,是否合適?

  • 5月5日-型格街區

    香港不少地方都別具風格,深水埗、太平山街、荷李活道先後被國際生活雜誌,選為全球十大最型格社區或街道,究竟這幾個地方有甚麼特色?一條街道、一個社區擁有哪些特質,才算「有型」、「有格」?

  • 4月28日-劏房管不了?

    劏房租務管制條例實施超過兩年,不過有調查發現,劏房租戶持續面對沒簽有效租約、濫收水電費、加租幅度偏高等問題,究竟原因是甚麼?政府成立「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計劃為劏房居住環境設定最低標準,並且取締劣質劏房,標準應該如何釐定?...

  • 4月21日-AI侵權?

    生成式人工智能AI發展迅速,一個指令,AI便可以生成文章、圖畫、照片,甚至影片,背後是因為系統學習了網絡上大量內容數據,不過業界則關注這些數據是否獲得授權;...

  • 4月14日-感官之苦

    眼、耳、口、鼻人人都有,但並非每個人看到、聽到、感受到的都一樣。有研究發現,大部分自閉症人士的感官都比較敏感,聽覺過敏是最常見的症狀;乾手機的聲音、港鐵的拍卡聲、撕膠紙的聲響,都可能令他們感覺難受,出現外界難以理解的行為。究竟自閉症人士的感

  • 4月7日-裝修「伏」務

    為了打造安樂窩,不少香港人動輒花費數十萬裝修家居,不過裝修糾紛不時發生,工程質素、完工日期、最終費用是常見的爭拗點。香港沒有專門規管家居裝修工程的法例或制度,一旦有爭議,可以如何解決?有沒有方法可以減少出現糾紛?

  • 3月31日-友職可尋

    每位「打工仔」都有不止一個身份,或許是一位母親,或許是要照顧年長父母的子女,遇上突發事情,不一定可以離開工作崗位照顧家庭。有調查發現,香港職場家庭友善措施並不普遍,而公司提供的相關措施,跟員工的期望存在落差。...

  • 3月24日-退休.退憂?

    不少香港人努力賺錢,亦努力儲錢,希望為將來退休生活打好基礎;不過有調查發現,香港退休開支指數創三年新高,而港人對退休生活的滿意度則逐年下降。到底,在香港退休要準備多少錢?人生下半場,如何可以退休而無憂?

  • 3月17日-社區尋「寶」母

    今年年初,屯門發生社區保母懷疑虐嬰事件,保母培訓以及質素監管引起關注。「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正式推行十三年,每年有大約一千八百位社區保母參與,為過萬名兒童提供託管支援;究竟,營辦機構提供的保母培訓是否足夠?監管是否有效?有甚麼方法可以提升

  • 3月10日-一封手寫信

    你有多久沒執筆寫信?現今通訊發達的年代,寫信,似乎沒效率又過時,不過有人認為,執起筆杆、親手寫信,比其他通訊方式更加美好。究竟,為何還有人堅持寫信?手寫信的一字一句,所表達的情感,又有多大威力?

  • 3月3日-港.盛事

    政府積極推動盛事經濟發展,重塑香港成為「盛事之都」。上月初,被視為今年香港盛事「頭炮」的國際邁阿密對港隊表演賽,球王美斯沒有落場引發連串風波,當中的審批準則有甚麼需要檢討?政府公布,今年上半年會有八十多項盛事舉行,究竟甚麼是盛事?...

  • 2月25日-銀髮消費族

    香港長者人口越來越多,到2046年,每三名港人便有多於一名是長者,銀髮一族成為市場重要的消費群;去年施政報告也提出,成立「銀髮經濟顧問小組」,研究銀髮市場的需求。不少年長人士累積到一定財富,捨得消費,不過怎樣才可以精明消費?

  • 2月18日-你想兼職

    新一年,「打工仔」想多賺一點錢,除了等加薪,還可以主動出擊找外快。隨著社會迅速發展,新的工種應運而生,「打工仔」要尋找新機遇,可以考慮一些「非主流」兼職,例如戲子、寵物保姆、買餸特工;這些工作,究竟是做甚麼的呢?

  • 2月11日-港女北嫁

    香港新娘嫁給內地新郎以往並不常見,但近三十年,港女「北嫁」人數不斷上升,現在每三對跨境夫婦,平均便有一對是香港女士嫁予內地男士。內地男士有甚麼吸引之處?「北嫁」港女又能否適應內地生活?

  • 2月4日-「家」多一點幸福

    公共屋邨設施不時故障,維修時間長,完工日子一再延期,並非新鮮事;遊樂設施選擇少、欠趣味,亦為人詬病。政府提出,要為公屋居民締造有幸福感的居住環境,並預計今年內制訂「幸福設計」指引,是否真的可以做到?

  • 1月28日-走塑.重塑

    政府將於四月二十二日實施新修訂的《產品環保責任條例》,分兩階段管制即棄塑膠餐具及其他塑膠產品。不用塑膠,轉用其他替代品,外賣可能要加價,又是否真的較為環保?有建議認為,治本方法是宣傳「重用」、戒掉「即棄」習慣,當中會遇到甚麼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