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1日-優質樂齡生活系列-樂齡軟食
年紀大就再食唔到好嘢?不如考慮食軟餐,保留食物原味又唔怕咬唔爛。有調查更指出,軟餐對長者健康、情緒及生活質素均有幫助。
-
3月14日-優質樂齡生活系列-優居樂齡
年老往往要被人照顧,入住院舍是其中一個選擇,不過,傳統安老院生活較規範化,部分環境又較擠逼,若經濟能力許可,會否有其他選擇?
-
3月7日-優質樂齡生活系列-樂齡科技
全球人口持續老化,推動樂齡科技的發展。有初創公司推出便攜式設備,為長者多種常見疾病進行預防性篩查,從而及早治療。此外,有公司推出多款監察器,為長者提供家居護理解決方案。相關公司負責人相信,樂齡科技潛力龐大。
-
2月28日-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紮作技藝
紮作技藝是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具有悠久歷史,在傳統節日及宗教儀式中扮演重要角色。隨著社會復常,市場對各式紮作品的需求增加。有花牌店老闆為傳統花牌注入新元素,加強視覺效果提升利潤水平。此外,有傳統紮作店接客製化定單迎合市場需求。...
-
2月21日-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奶茶手工
在餐廳、食肆隨處可見的奶茶,是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有公司為推廣奶茶文化,定期舉辦比賽、工作坊及銷售奶茶相關產品。負責人表示,隨著移民人數上升,有學員期望可以學一門手藝,帶動近年報讀奶茶班人數增長。
-
2月14日-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盆菜團圓
盆菜是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由以往只是傳統圍村人的節慶活動,發展至近年不少港人節日飲食文化潮流。有新界鄉村在疫情過後,終於可復辦盤菜宴,連繫村民感情。此外,有盤菜專門店的節日定單更多到接不完。...
-
2月7日-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舞獅獻瑞
農曆新年是舞獅活動旺季,不少商場、酒店或食肆等,都會舉行舞獅表演,期望為場地或客人帶來好運。時至今日,舞獅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商業表演活動十分常見。有武館在中小學舉辦舞獅興趣班,推廣舞獅文化之餘,亦期望為業界引入「新血」。
-
1月31日-親子系列-健康理財
有調查指,現時養育1個小朋友至大學畢業,最少需要600萬元,要準備呢筆「兒女債」,或許要及早做好財務準備。有財金界人士認為,父母應及早教導子女正確的理財觀念,亦要針對子女成長階段做好財務規劃,家長除要關注子女身體健康,亦要留意子女的財務健康
-
1月17日-親子系列-開心學習
不少家長十分重視小朋友的教育,尤其是兩文三語的表現。有語文教育中心為提升小朋友學習語文的興趣,舉辦親子生態文藝遊,利用親身遊歷增加學習中文的效率。此外,...
-
1月10日-親子系列 - 遊樂強身
親子時間得來不易,要打造值得回味的親子回憶,不少家長既花心思亦花金錢。有電訊及多媒體公司,在港島開辦室內遊樂場業務,進軍親子市場及加強業務推廣;亦有舉辦卡通主題跑步活動的機構指,受惠不少父母留港消費及願意消費在子女身上...
-
1月3日-展望2023
港股去年受環球加息及內地經濟增長放緩影響,恒生指數全年跌逾15%,表現是11年以來最差。市場人士預期,本港經濟今年將重拾增長,加上美國加息周期有機會於年內結束,會對投資環境帶來甚麼影響?股市、商品及外匯等市場,哪個投資價值可看高一線?
-
12月20日-奢華投資入門-萬元佳釀
近來有投資者放眼投資副莊酒,即有出產價值貴價紅酒的酒莊集團,出產價格相對較便宜的紅酒。有來自法國布根地的副莊酒,價格於4個月升值1倍。有業內人士認為,副莊酒入場費低,跟期酒一樣,屬紅酒投資入門級選擇。投資者應如何選擇副莊酒?作相關投資需留意
-
12月13日-奢華投資入門-千里名駒
購買馬匹做馬主,贏得賽事便可能獲得豐厚回本,不過,要直接購買即時可出賽或已有往績的名種馬,價錢往往較高昂。有馬主為降低投資成本,選擇購買年僅1歲的周歲馬,另聘練馬師培育。業內人士形容,這種投資方式更考眼光,近似投資初創。
-
12月6日-奢華投資入門-百萬名表
金融市場波動,吸引資金流入另類投資。有反映二手名表價格的指數去年急升近40%,有基金公司為專業投資者推出名表基金,期望讓投資者可以較低入場費,把握不同品牌名表的升值潛力。
-
11月29日-可持續飲食系列-素食
近年可持續飲食愈來愈流行,香港的素食文化亦開始受到更多人關注。有酒店的米芝蓮一星中菜餐廳,以不同的素食菜式吸客。此外,有連鎖咖啡店將部分分店打造成素食咖啡店,並於菜單內提供七分一的素食選擇,期望推廣素食文化。
-
11月22日-可持續飲食系列-蠔業
后海灣的養蠔業有逾700年歷史,為確保業界可持續發展,有蠔民投資興建淨化場,希望可重建市場對本地蠔業的信心。此外,港大開發創新的孵化技術,透過培育優質蠔苗,為本地蠔業提供支援。
-
11月15日-可持續飲食系列-農業
近來社會愈來愈重視健康,有本地農民在確保農作物健康的同時,亦關注對農地及環境的健康,參加由環保組織牽頭的再生農耕計劃,他們均期望透過改善土壤質素,可以令農作物更美味,甚至可提升產量,令農夫收入增加。
-
11月8日-峰會過後
「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及「金融科技周」順利舉辦,有分析指,讓世界注意力重回香港。不過,受疫情連番重創,加上面對區內其中一個對手新加坡的競爭,內憂外患下,香港怎樣才能維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
11月1日-旅遊復甦?
政府9月底放寬抵港檢疫隔離日數後,港人外遊意欲隨即得到釋放,旅遊業看似漸見曙光。不過,有旅行社表示,即使生意較疫情期間顯著回升,但仍遠遜疫情前水平。業界普遍期望本港盡快全面通關,吸引外地旅客來港,才可帶動航空公司提升運力...
-
10月25日-毛孩生意經系列-安心出遊篇
有數據顯示,2018年飼養貓狗的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逾3.6萬元,針對這群具經濟實力客戶的毛孩概念生意近年愈開愈多。有旅行中介為寵主及寵物安排旅行,甚至以私人飛機包團出發。此外,有主攻寵物保險的虛擬保險公司,今年保單數量按年大增1.3倍
-
10月18日-毛孩生意經系列-飲食購物篇
隨著愈來愈多人願意花錢提升寵物生活質素,有商人開設佔地7000平方呎的寵物友善餐廳,並提供狗食餐單,寵主可以跟寵物犬於室內外賣區同枱用膳。此外,有商人開設面積逾4000平方呎的寵物超市,專售寵物食物及用品,讓毛孩跟主人一同享受購物樂趣。
-
10月11日-毛孩生意經系列-度假逛街篇
有數據顯示,本港毛孩數量於2005至2016年期間,大幅增長逾70%,對很多家庭而言,毛孩是重要成員,不少寵主較願意花錢在寵物身上。有酒店看準商機,推出寵物友善房間,容許住客帶同寵物犬入住。此外,有商場打造人寵共融空間...
-
9月27日-舊事新意系列:潮玩粵劇
粵劇是一種以廣東話為語言的中國傳統戲曲表演。最近在西九文化區的戲曲中心,有粵劇節目加入兩個人工智能程式操控的機械人參演,並以粵劇名伶羅家英為設計藍本,期望以新科技喚起市民對粵劇藝術的關注,宣揚粵劇文化。
-
3月8日-內房債的危與機
內房債務危機已困擾市場多時,瑞信經濟師認為,最壞情況仍未出現,最終可能有30%大型房企違約。不過,瑞信亦指,當市場喘定下來,能絕處逢生的房企,尤其是民營企業,將具投資價值。
-
8月9日-咖啡經濟:啡店處處
香港咖啡店多,每間咖啡店背後或隱藏一個故事。
-
8月23日-咖啡經濟:工欲善其事
本港對咖啡有研究的人愈來愈多,不少人追求更高質素、更高層次的享受,例如在家親自調製咖啡,不少咖啡用品專門店應運而生,一些專門售賣咖啡機及咖啡膠囊的品牌,推出不同口味或新技術產品,迎合市場需要,到底咖啡用品市場潛力有幾大?
-
8月30日-商業數據通
資金鏈的可持續性,一向是中小企業務發展的關鍵,不過,持續逾兩年的疫情,加上不少中小企過往較難借貸,對業務發展構成沉重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