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8日
NA
-
9月14日-Con殼回收再造
廢塑膠為都市固體廢物的第2大組成部分,有本地隱形眼鏡店為減少浪費,主動推出回收隱形眼鏡殼的計劃,兩年間已回收逾300萬至400萬個隱形眼鏡殼。此外,公司更跟本地工作室研究升級再造的可能性,將隱形眼鏡殼升級再造成眼鏡框,預期經1年測試後將會推
-
8月31日-以竹代木
竹被譽為綠色材料,適用於建材、家具及工藝品等。有社企以「竹」為主打,舉辦竹製品工作坊及搭棚體驗活動。此外,有公司推出竹漿紙巾,標榜天然無添加。兩家機構均期望改變大眾的消費習慣,為環保出一分力。
-
8月17日-ESG標章認證
中小企要向客戶或投資者,展示在ESG(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方面的努力並不容易。有國際認證機構最近推出ESG註冊服務,為合資格企業頒發ESG標章,提升公司在ESG承諾的透明度。此外,貿發局亦設立新隊伍,協助本港企業實踐ESG。
-
8月3日 -【碳中和】吸碳油漆
NA
-
7月20日-玻璃重生
據環保署2021年數字顯示,每日平均有178公噸的玻璃瓶棄置於堆填區。有本地玻璃藝術家開辦工作坊,教導學員將回收所得的玻璃瓶,經切割或打碎創作成不同藝術品,推廣升級再造的環保理念。
-
7月6日-供電提效減費
本港電費愈來愈貴,若企業要減省開支,就要諗辦法減少用電。有飲食集團跟電訊公司合作,在廠房安裝量子優化裝置,透過減少能源網內電流傳輸時的損耗,期望節省逾10%電力,集團亦計劃逐部將節能方案,擴大應用至旗下所有店舖。...
-
6月8日-綠色貸款
港府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表明要建設本港成為國際綠色科技及金融中心,銀行界近年亦積極推廣綠色貸款,為企業合資格綠色項目提供融資或再融資,給予手續費減免、利率或現金回贈等優惠。有獲得綠色貸款的企業表示,除有利業務發展外,公司形象亦可受惠。
-
5月25日-審計碳足跡
全球暖化問題近年已成為各界關注重點,不少企業開始關注自身碳排放。有本港商人協助企業進行碳審計及取得相關國際認證,透過提供減排建議,以取得可供出售的碳權。此外,生產力局亦正研發新一代碳評估工具,期望進一步為企業預測碳排以實現碳中和。
-
5月11日-救蜂換蜜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研究顯示,全球有逾70%農作物生產依賴蜜蜂傳播花粉,不過,全球蜜蜂數目正不斷下降,為保育這種小昆蟲,有滅蟲公司跟蜂場合作,回收飼養本來要殺滅的蜜蜂,繼而出售蜜糖帶來收入。此外,有公司在市區設立養蜂點,為城中蜜蜂打造綠洲。
-
4月27日-廚餘漿液發電
大嶼山O‧PARK有機資源回收中心,近5年以來一直收集廚餘發電。生產力局跟1家工程公司合作,在本港7個場地設立可將廚餘轉化成漿液的廚餘收集點。生產力局表示,相關設備運作成本每日僅40元,既方便運送至O‧PARK,亦有利分離垃圾、防止異味擴散
-
4月13日-不求包裝的裸買
「裸買」即自備容器在無包裝商店購買散裝貨品,價格須按重量或件數計算。本港有已營業近5年的裸買店,至今已開設5家分店,未來計劃推出裸買自動售賣機擴大銷售網。此外,有環保組織推出網上裸買地圖,方便消費者搜尋就近裸買店。他們均期望,消費者減少購買
-
3月30日-減碳積分制
全球暖化令世界各地極端天氣愈趨頻繁,減碳是全球應對氣候的一大方向。有公司推出減碳獎賞應用程式,用戶可透過回收、步行或乘坐低碳交通工具等減碳行為,獲得積分換取獎賞。公司亦有跟其他品牌或機構合作,推廣回收及裸買等。...
-
3月16日-微藻減碳
本港正致力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有本地初創研發微藻反應器,目的是消除室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亦有出售以廢塑膠及木材製成,適合室內種植用的泥土代替品。目前,公司客戶以政府部門及企業例如發展商為主,負責人期望產品未來可應用於碳交易
-
3月2日-外賣走塑
疫情期間外賣需求熾熱,即棄塑膠餐具垃圾大增,即使疫後復常,市場對外賣仍有一定需求。有環保組織跟外賣平台合作,推出可重用餐盒回收先導計劃,推廣環保外賣概念,鼓勵市民從源頭減廢「絕膠」,為期11個月的計劃,自去年10月起實施,至今成效如何?..
-
2月16日-蟲蟲廚餘特工
每日棄置在堆填區的廢物中,有30%屬於廚餘。有機構開展收集廚餘飼養黑水虻幼蟲的計劃,收集成蟲破蛹而出後的蛹殼加入蟲糞,可用作農田肥料,幼蟲曬乾後再加入廚餘等,更可製成魚糧,有正在試用相關魚糧的魚塘指會繼續合作,為本地漁農及環保發展盡一分力。
-
2月2日-歷久「裳」新
2011至2020年的10年間,堆填區被棄置的紡織品,有7年都超過10萬公噸。為延長衣物的壽命,避免經多次洗滌後變得殘舊,有歐洲品牌洗衣機,研發技術減少衣物在清洗時與滾筒的碰撞,從而保護衣物,新型號的設計更能減少30%的洗衣液消耗。
-
1月19日-福「綠」利是
NA
-
1月5日-惜食‧識食
本港每日棄置於堆填區的廚餘多達3400公噸,是各類廢物中佔比最大。為減少食物浪費,有社企向供應商收購快將或剛過了最佳食用日期的產品,再以低於市價四至五折出售。此外,有初創企業發明智慧食品標籤,認為有助更好監察食物有否變壞。
-
12月22日-歡度綠色聖誕
聖誕是普天同慶的日子,當歡度佳節之時,亦應愛護環境、減少浪費,以免讓一時之快,破壞地球長遠的健康。有組織半年前已開始收集膠樽,打碎後製成三維打印物料,在灣仔星街製作聖誕發光裝置。此外,有商場收集膠樽砌成聖誕樹,以保育主題為聖誕活動增添教育意
-
12月8日-中小企ESG機遇
社會近年愈來愈重視可持續發展概念,大型企業在挑選合作夥伴的時候,對ESG(環境、社會及管治)的可持續發展理念要求亦隨之而增加,中小企要躋身成供應鏈一環,除靠自身業務質素,亦可透過共同實踐ESG提升競爭力。有銀行跟環保組織合作舉辦嘉許計劃,鼓
-
11月24日-可持續辦公室設計
NA
-
11月10日-廢木逢春
本港現時每日平均棄置約200公噸園林廢物,有工場收集廢木製作木家具;有工作室以廢木進行藝術創作製成家具或家品;有園林廢物回收中心會處理廢木,包括製造家具或種植用覆蓋物。為減輕堆填區負荷,市民亦可從源頭減廢,例如減少種植一次性花卉。
-
10月27日-廢網升級再造
本港有義工隊每月出海最多逾10次,收拾被漁民棄置在大海的破爛漁網,拯救海洋生物。
-
10月13日-塑膠再生磚
塑膠污染對環境影響深遠,市面上大部分廢塑膠往往被運到堆填區處理,有初創公司研發以塑膠廢料製造環保磚,每100平方米的環保磚,可消耗2000公斤塑膠廢料,公司被本地1家發展商選中,在旗下物業以塑膠製的環保磚鋪路。
-
9月29日-氣候變化履歷
氣候變化近年成為全球焦點,世界衛生組織更表示,是人類21世紀面臨最大健康風險。有保險公司為旗下員工提供氣候變化相關培訓課程,甚至免費開放予全港所有全日制大學本科生修讀,完成後可獲發證書,對他們日後投身職場會帶來甚麼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