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9Kay Chan
Kay Chan畢業後和同學成立公司,開始有關環保的設計工作,個人發展後,她重新反思「產品設計」和人的關係,開始社區設計等工作。她相信設計需以人為本,希望通過設計連結社區。
-
E13MUDLAB 泥社
水泥,有着其獨特的缺陷和簡約美。水泥設計師兼「MUDLAB 泥社」創辦人Ricky,經營一個以水泥為主要元素的品牌,以作品作為載體,交融新舊文化,把水泥的美學帶給年青一代。
-
E14STUDIOWMW
平面設計師 Sunny 創辦了 STUDIOWMW,他曾為一些香港傳統品牌重新設計包裝,希望為品牌帶來新的感覺,另外,他亦希望透過設計,為文化藝術行業帶來一些美感上的改變。
-
E16品牌設計師 Westley
設計師 Westley 創立品牌設計公司 Wholly Wholly,為香港老字號品牌重新設計包裝、形象,亦以設計重新定義日常的物件,希望令大眾重新思考美學對城市的影響。
-
E17玩具設計師 Gino
一件玩具的細節隱藏着角色的故事,3D Artist Gino 為不少品牌設計角色和玩具,原型雕塑給他自由的創作空間,他亦享受被玩具包圍的感覺,他創作的每件玩具也有一段故事。
-
E18平面設計師少寶、Allan
平面設計師少寶和 Allan 各有對美的不同看法,二人合作創立公司 Nous,他們相信設計是「常識」和「理性」,希望以設計幫助客戶傳遞訊息,同時以創新方法實驗設計的可能性。
-
E19pengguin Soho
平面設計師 Soho 和朋友 Todd 創辦 Pengguin,除了商業項目外,他亦為文化機構設計多個展覽的視覺作品,把香港的文化歷史、人情故事化為設計。
-
E20繩結編織設計師 Zoe
「繩結還沒有機器可以取代」,Zoe 在一個時裝設計比賽中和繩結編織結緣,這種自然、純粹的美學和她的追求一致;繩結連繫的文化、歷史脈絡更使她着迷。近年,她亦開始和作品一起走入社區,和人連結。
-
E21平面設計師 Ming
設計師 Ming 創立設計公司 For&st,以平面設計中的 form 和 structure 創造美感,並以之盛載情緒,讓受眾通過視覺、觸覺體驗一個個故事。他和文化機構、藝術家的合作項目,也是獨有巧思。
-
E22設計師 Orange Terry
NA
-
E23NNNNNNN.
早前, NNNNNNN. 為一個香港迷因平台設計展覽,設計師Chilai 希望能為參觀者帶來豐富體驗,展覽亦成功引起回響。他亦相信美感教育對城市而言十分重要,希望投身教育行業,影響大眾對美感的覺知。
-
E24Napp Studio & Architects
Wesley和Aron合作創立Napp Studio & Architects,他們在建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思維,為不同展覽設計出獨特的裝置。他們亦鍾情於融合傳統文化於作品形態,在色彩和物料間實驗。
-
E25Way of Difference
設計公司的Way of Difference的設計師Antony和阿聰為多個項目提供一條龍服務,從展覽設計概念,到美術指導,再到傳媒策略。長遠來說,他們亦希望在香港引入更多國外藝術展覽;並把香港藝術家帶到國外。
-
E26OFT Interiors
OFT Interiors 的設計師 CM 和 Ken曾負責多間電影院設計,除了實用和功能上的考量,他們亦相信一個好的室內設計能為顧客呈現一個故事,讓顧客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