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出年代
不同年代,香港發生很多別具意義、影響深遠或令人印象深刻的大事,節目請來十位曾獲「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的各界人士,回憶他們得獎年份或該年代的大事,見證一個又一個「傑出年代」。 更多
下架日期
2023年04月23日
聲道
粵語
字幕
中文
片長
5 分鐘
集數
10
節目級別
I
  • E1
    陳美齡

    八十年代,香港影視圈發展蓬勃,同時受日本文化影響,陳美齡1985獲「傑青」獎項,亦是第一代到日本發展並取得成功的藝人,她後來取得美國史丹福大學教育學博士資格,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 E2
    車淑梅

    九十年代初,樂壇出現四大天王,電台資深節目主持人車淑梅,見證樂壇光輝歲月;另外,她主持風格十分正面,獲聽眾推薦她角逐1992「傑青」,結果她不負所望,成功獲獎。

  • E3
    曾詠恆

    癌症是香港頭號殺手,而乳癌是香港女性最常見癌症。2014年「傑青」、內科腫瘤科專科醫生曾詠恆,致力研究乳癌,創立「香港乳癌研究組」,她形容目睹病人及家屬齊心對抗頑疾,令人動容。

  • E4
    葉詠詩

    古典音樂在香港的發展,看似乏善可陳,其實,首位女指揮家、1990年「傑青」葉詠詩,早在國際闖出名堂,她指香港的獨特性,有助樂團走向世界,她亦多次帶隊出外交流,培育新一代。

  • E5
    歐鎧淳

    唯一代表香港出戰四屆奧運的泳手歐鎧淳,深明運動員在賽事中遇到的困難,喜見港人對他們支持日增,2020年成為「傑青」,她自覺有更大的社會責任,並計劃多向公眾解說運動員的辛酸。

  • E6
    余嫿

    中西文化匯聚,香港盛產不少國際知名的設計師,2011年「傑青」余嫿,八歲由大陸來港,憑著天賦、努力,成為著名時裝設計師,有自己的公司,加上香港優勢,令她吸引國際市場的目光。

  • E7
    龐美蘭

    註冊藥劑師龐愛蘭,於1998年獲選「傑青」,當時正值香港回歸初期,她除了發揮自己所長,更致力各項公職及義務工作,善用自己專業及人脈,服務社會,回饋大眾。

  • E8
    方力申

    疫情之下,很多人被逼或主動轉型,方力申成功由運動員轉型為藝人,可說是轉換航道的代表人物,2014年獲「傑青」獎項,他說是一種肯定,令他投入公益事務,並勇於接受挑戰。

  • E9
    黃金寶

    香港單車運動員一直在國際賽事屢獲佳績,2007年獲「傑青」獎項、全球第一位獲得彩虹戰衣殊榮的華人黃金寶,是當中表表者,他退役後,投身運動推廣的工作,相信新一代運動員可以青出於藍。

  • E10
    陳建強

    2004年,踏入後沙士年代,這一年,牙醫陳建強成為「傑青」,他提到沙士期間到近年疫情,他和同業謹守專業,沒有市民因睇牙而染病,作為專業人士暨傑青,他積極服務大眾,致力禁毒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