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員背後
俗語有云:成功的男人背後總有一個女人支持,而成功的運動員背後亦有專業人仕的無私奉獻。風光背後的這班無名英雄不為⾃⼰名利,默默地為運動付出,不求收獲,只為快樂。節目希望聚焦運動員背後團隊鮮為人知的故事,「照亮」聚光燈以外一班被忽略的「幕後功神」,其實他們在不同領域中發光發熱,使他們得以被看見和尊敬。 更多
下架日期
2025年07月21日
聲道
粵語
字幕
中文
片長
30 分鐘
集數
25
節目級別
I
  • E91
    街頭健身教練

    相比傳統健身用機器輔助的力量訓練,街頭健身講求徒手訓練,進階後配合悅目的花式動作,相信不少朋友都認為難度大得遙不可及。今集邀請年輕街頭健身教練JAY,分享如何從初接觸到一步步學習,最後成為教練的心路歷程。

  • E92
    運動心理學家

    運動員不但要鍛練身體保持良好體魄,更需要訓練心理質素。曾經是游泳運動員的運動心理學盧綽蘅(Karen)希望透過自己的經驗及知識,在不同渠道協助香港運動員提升表現。

  • E93
    欖球學校總監

    前教師阿城醉心欖球運動,數年前辭職離開教室創辦非撞式欖球學校,轉移球場繼續春風化雨。無論身份或生活迎來一大轉變的阿城心抱信念,亦感激同樣是隊友的太太無限量支持。

  • E94
    香港花式劍球協會會長

    日本傳統民間玩意劍球不只是玩具,更是一種運動,在世界各地都有比賽。香港花式劍球協會會長李浩翔積極在港推廣,將劍球帶入校園,希望有更多人認識,更期待可以做一齣以劍球為材的音樂劇。

  • E95
    繩流導師

    熱愛大自然的Sara,在疫情期間偶然在網上發現於外國很流行的繩流(Rope Flow)運動,決定透過自學及鑽研,再一步一步引入香港分享給大家。除了是繩流導師外,原來她曾多次旁述長洲搶包山比賽。

  • E96
    板式網球會創辦人

    板式網球在歐洲廣受歡迎,但在香港它仍然是一項新興運動。本集我們邀請到Padel球會共同創辦人Curtis,為大家介紹Padel的魅力,以及創建球會的初心和目標。

  • E97
    沙灘排球教練

    沙灘排球運動員黃俊偉(Ray)退役後作多方面嘗試,包括曾為ViuTV擔任奧運評述。更由市區搬入愉景灣,創辦沙排學校,藉此培訓更多沙排運動員,直言每次見到學生們開心訓練已經很滿足。

  • E98
    BMX教練

    近年來,不少家長都放手讓仔女參與X Game運動,而身為BMX教練及爸爸的庭俊,覺得家長角色非常重要,小朋友才會勇敢不斷嘗試及進步。雖然BMX愈來愈多人認識,不過他卻感到發展比以前遜色,雖然場地足夠,但訓練設施及支援不足。

  • E99
    滑雪教練

    近年越來越多港人接觸滑雪,近的到室內場,遠的到海外體驗真雪感覺,畢竟參與者需要具備一定技術,故此學習滑雪的需求亦逐漸增多。

  • E100
    極限飛盤教練

    香港大學學生Thomas除了是極限飛盤運動員,亦擔當教練身份。年紀輕輕的他同時也是全職學生,對他來說角色的轉換絕對是大挑戰。雖然如此,Thomas很熱愛這項能夠將人連結在一起的運動,亦希望將來更多人認識極限飛盤。

  • E101
    香港繩索總會拯救隊教練

    香港繩索總會拯救隊一員兼教練的Roy雖然年紀輕輕,但身負重任在隊中擔任重要一角。在不同的教練工作坊分享繩索技術,讓一眾參加者在各項範疇如攀登運動、工作上能夠提升表現及加強高空安全意識。

  • E102
    行山雜誌創辦人

    網絡世界有不少介紹香港行山路線的資訊,但講到實體紙本的行山媒介就寥寥可數。創辦了行山雜誌的華生坦言要持續出版及營運實在捉襟見肘,但希望可以堅持下去,用文字記錄香港山野。

  • E103
    啦啦隊經理人

    入場觀看球賽,觀眾能否看得投入,除講求比賽水準,現場氣氛亦非常重要。香港首支職業運動隊啦啦隊Taurus金牛女孩,將啦啦隊文化引進至本地籃球賽事,十五位少女透過活力十足的舞蹈,一邊為球隊打氣,一邊讓現場氣氛升溫,出道短短日子已有固定粉絲支持

  • E104
    滾軸溜冰教練

    有「香港Roller女王」之稱的Katherine自小學習滾軸溜冰,參與過不少國際比賽並奪得多個獎項。成為運動員多年,亦逐漸轉型成為教練,旨在培育新一代滾軸溜冰精英。Katherine於今年更成為新手媽媽,她又如何平衡三個身分呢?

  • E105
    體育賽事口述影像員

    有服務視障人士的非牟利機構為了讓視障人士亦能感受香港體壇的風采,於數年前開辦體育賽事口述影像員培訓計劃,孕育出一批熱誠青年專為視障人士提供體育賽事口述影像服務。他們會陪同視障人士參與各項香港運動賽事,口述場上每個攻勢。

  • E106
    滑浪風帆教練

    滑浪風帆對不少香港人是既熟悉又陌生的運動,因為「配眼鏡」而接觸滑浪風帆的林晉甫,退役後擔任教練。對他而言,滑浪風帆不只令他擴闊社交圈子、學會人生處事態度,更重要的是明白只要不斷嘗試就會有機會「飛翔」。

  • E107
    體操科學中心創辦人

    大學時期主修運動科學的胡栢賢(Trevor),18歲才開始接觸健美體操,身邊的同伴是一個又一個的小朋友。雖然比起別人遲起步,但在運動員之路上依然有明確目標。同時是體操科學中心創辦人的他,希望學生進步之餘,更重要是能夠提升心理健康。

  • E108
    足網球領隊兼總教練

    足球及網球,相信不少人都有參與,但足網球你又試過了嗎?香港隊足網球領隊兼總教練(歐式及韓式)林嘉興(林Sir)特地向韓國國家隊取經,雖然香港足網球尚在發展初期,但林Sir非常有信心,香港的足網球球員未來可在國際舞台上佔一席位。

  • E109
    特技直排滑輪導師

    極限運動X-Games中的特技直排滑輪(Aggressive Inline)相對滑板的流行程度明顯遜色,但社會上依然有一班忠實玩家花時間練習及向難度挑戰。

  • E110
    中式雜耍導師

    曾經在主題樂園擔任表演者的郭鴻泰(Max),在工作上認識了雜耍師傅,其後更「拜師學藝」投身雜耍行業,直言雜耍讓他學會堅毅不屈精神。喜歡教小朋友的Max,期望將中式雜耍帶入更多校園,讓更多學生接觸雜耍。

  • E111
    直立板教練

    本身是健美運動員的Keith,數年前正式接觸直立板,其後更「入坑」考取教練資格。沉迷了直立板運動的Keith,發現兩項運動在肌肉訓練上能夠互補,提升表現。除了身體上有所改變,亦令他擴闊眼界,直言「睇呢個香港靚咗」。

  • E112
    香港花式搖搖協會主席

    動漫《超速搖搖》陪伴不少8、90後成長,而香港花式搖搖協會主席鄺浩弘 (Danny)雖然是00後,但也因此迷上搖搖,成為搖搖玩家兼「研究員」。除了成立協會外,更進行學術研究寫論文,探討搖搖如何由次文化演變為一項正規運動。

  • E113
    PARKOUR教練

    外間一直對 Parkour 有不同的理解,覺得危險,覺得擾民,覺得不是競技,甚至不是運動。唐卓賢教 Parkour 多年,嘗試於貼地角度應對外間批評,以及如何視此為 Parkour 個人修為的一部分。

  • E114
    滑板衝浪教練

    收入穩定、生活無憂的King,於泰國旅行中初嘗滑板衝浪(Flowboarding)後愛上此項運動。後來的一次受傷成為其重要轉折點,令他決定裸辭離開舒適圈,全心全意探索滑板衝浪,甚至成為教練,開啟第二人生。

  • E115
    香港魁地奇總會宣傳總監

    無論小說或電影的《哈利波特》相信不少人都看過,雖然它是科幻作品,但當中的魔法球賽魁地奇經更改動後成功在現實中實現。香港魁地奇總會宣傳總監Gordon主要負責宣傳工作,曾有幸到國外見識的他,希望魁地奇都可以在香港普及,更多人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