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員背後
俗語有云:成功的男人背後總有一個女人支持,而成功的運動員背後亦有專業人仕的無私奉獻。風光背後的這班無名英雄不為⾃⼰名利,默默地為運動付出,不求收獲,只為快樂。節目希望聚焦運動員背後團隊鮮為人知的故事,「照亮」聚光燈以外一班被忽略的「幕後功神」,其實他們在不同領域中發光發熱,使他們得以被看見和尊敬。 更多
下架日期
2025年03月31日
聲道
粵語
字幕
中文
片長
30 分鐘
集數
25
節目級別
I
  • E75
    郭氏功夫金龍醒獅團

    醒獅運動是中國文化的瑰寶,結合了體能與藝術,展現出磅礡的精神與毅力。在香港,有一群熱愛龍獅運動的女生,來自「郭氏功夫金龍醒獅團」,她們立志傳承醒獅精神,展現出不畏挑戰的勇氣。

  • E76
    單車教練 (I)

    不少人因為「牛下女車神」李慧詩而認識場地單車這項運動,而香港都有不少單車選手默默努力及付出,包括曾四出比賽的單車教練鄭宏軒(Hinny)。

  • E77
    單車教練 (II)

    NA

  • E78
    彈網教練

    於八、九十年代,香港不少學校會讓學生接觸彈網這項體操運動。時至今日,雖然並非本地主流項目,不過香港彈網代表隊總教練林柏樑,仍然願意在有限資源之下,盡心盡力地薪火相傳下去,這種推動力源於對彈網的一份熱愛,他希望有朝一日港隊可以站上國際舞台。

  • E79
    籃球學校經理

    有說,在香港開辧運動事務,儼如倒錢落海。本地籃球學校創辦人兼經理Samuel,縱使深知艱難,不過依然抱著一腔籃球熱誠,不斷投放資源及心血,為香港年輕一代提供高階訓練配套,務求培育出一位又一位能夠躋身國際籃球界的專業球員。

  • E80
    動物流教練

    一次偶然的機會,Kasko開始跟隨朋友學習Animal Flow,當中的模仿四足動物的多變性及自由度高使她沉醉於當中,例如Apes猿猴、Beast野獸、Crab螃蟹、Scorpion蠍子及Crocodile鱷魚等,最終可演化成無限種組合。

  • E81
    腕力教練

    相信大家都一定玩過拗手瓜,拗手瓜現今成為一項專業的運動。今集邀請了香港腕力總會阿勤,分享他如何接觸這一項力量運動,亦會深入介紹拗手瓜真正比賽規則和訓練系統。

  • E82
    香港桌球總會主席

    香港桌球總會主席 Vincent 2019年上任即迎來巨大挑戰,桌球運動將因為「非戰之罪」被大幅削減資源。Vincent 積極與多方斡旋,以不同渠道為桌球界發聲、爭取得以延續「A級精英項目」資格。

  • E83
    匹克球教練

    匹克球在香港快速崛起,今集有幸邀請到匹克球教練胡瑞昌(Wu Sir),分享他推廣這項運動的經歷。他又強調這項運動適合各年齡層學習,對健康有極大益處。

  • E84
    健美比賽教練 (I)

    健美比賽教練Dennis多年前開始已為健身界中堅份子,見證健美運動於亞洲愈趨普及,而他近年退下火線,為運動員作備賽教練。今集他將分享自身經驗以及箇中秘辛......

  • E85
    健美比賽教練 (II)

    Dennis參與健美運動多年,已經成為了其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份,生活中幾乎每個小細節都與健美有關,Dennis的伴侶亦受其啟發影響,志趣相投的他們齊齊擁抱別人眼中「難過」的規律生活......

  • E86
    巧固球教練 (I)

    已有數十載歷史的巧固球,在港普通程度遠遠不及籃球或足球等球類運動,香港巧固球男子隊教練李浩璋(阿豆)過去幾年身份上迎來大轉變,除了由球員成為教練,更由普通打工仔轉型變斜槓族(Slasher),當中的挑戰或改變,他是如何面對及適應呢?

  • E87
    巧固球教練 (II)

    香港成功爭取舉辦《亞洲太平洋巧固球錦標賽》,香港巧固球男子隊教練李浩璋(阿豆)與隊友為大賽做足準備,「入營」三天特訓,而當中阿豆最希望不同年齡層的球員多溝通及了解。

  • E88
    球迷組織

    近年本地足球有復興迹象,不單止於入場球迷人數增長,大球場都時有見到年青明星撑場。除了港隊歷史性56年內再次打入亞洲盃決賽周,亦可以歸功於本地應援團的打氣文化日漸濃厚。

  • E89
    籃球攝影師

    現今世代,影像絕對是推動一項運動的重要工具。即使運動員的技術和戰鬥力未必會因為一兩段影片已一下子大幅提升,但憑藉影片在社交媒體上所發揮的影響力和感染力,的確能夠吸引更多人關注,甚至參與一項運動,而更多人參與其中正是運動發展重要的第一步。

  • E90
    體育DJ

    一場體育賽事,除了觀眾及評判充當重要角色,擔任體育DJ的DJV(黃米高)也身負重任,每日聽過百首音樂尋找靈感,為賽事注入音樂之外,也需要臨場應變為主隊打氣。

  • E91
    街頭健身教練

    相比傳統健身用機器輔助的力量訓練,街頭健身講求徒手訓練,進階後配合悅目的花式動作,相信不少朋友都認為難度大得遙不可及。今集邀請年輕街頭健身教練JAY,分享如何從初接觸到一步步學習,最後成為教練的心路歷程。

  • E92
    運動心理學家

    運動員不但要鍛練身體保持良好體魄,更需要訓練心理質素。曾經是游泳運動員的運動心理學盧綽蘅(Karen)希望透過自己的經驗及知識,在不同渠道協助香港運動員提升表現。

  • E93
    欖球學校總監

    前教師阿城醉心欖球運動,數年前辭職離開教室創辦非撞式欖球學校,轉移球場繼續春風化雨。無論身份或生活迎來一大轉變的阿城心抱信念,亦感激同樣是隊友的太太無限量支持。

  • E94
    香港花式劍球協會會長

    日本傳統民間玩意劍球不只是玩具,更是一種運動,在世界各地都有比賽。香港花式劍球協會會長李浩翔積極在港推廣,將劍球帶入校園,希望有更多人認識,更期待可以做一齣以劍球為材的音樂劇。

  • E95
    繩流導師

    熱愛大自然的Sara,在疫情期間偶然在網上發現於外國很流行的繩流(Rope Flow)運動,決定透過自學及鑽研,再一步一步引入香港分享給大家。除了是繩流導師外,原來她曾多次旁述長洲搶包山比賽。

  • E96
    板式網球會創辦人

    板式網球在歐洲廣受歡迎,但在香港它仍然是一項新興運動。本集我們邀請到Padel球會共同創辦人Curtis,為大家介紹Padel的魅力,以及創建球會的初心和目標。

  • E97
    沙灘排球教練

    沙灘排球運動員黃俊偉(Ray)退役後作多方面嘗試,包括曾為ViuTV擔任奧運評述。更由市區搬入愉景灣,創辦沙排學校,藉此培訓更多沙排運動員,直言每次見到學生們開心訓練已經很滿足。

  • E98
    BMX教練

    近年來,不少家長都放手讓仔女參與X Game運動,而身為BMX教練及爸爸的庭俊,覺得家長角色非常重要,小朋友才會勇敢不斷嘗試及進步。雖然BMX愈來愈多人認識,不過他卻感到發展比以前遜色,雖然場地足夠,但訓練設施及支援不足。

  • E99
    滑雪教練

    近年越來越多港人接觸滑雪,近的到室內場,遠的到海外體驗真雪感覺,畢竟參與者需要具備一定技術,故此學習滑雪的需求亦逐漸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