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碳惜生活
綠色生活?環保生活?低碳生活?形容一個愛護地球的生活方式真的有很多詞語,亦正正反映了實際生活中有多姿多彩、形形式式的環保生活方式。不要停留在三色回收箱年代,讓主持帶您一起認識和實踐環保生活。 更多
下架日期
2025年03月29日
聲道
粵語
字幕
中文
片長
30 分鐘
集數
14
節目級別
I
  • E37
    極致的環保清潔產品

    由產品容器堅持使用再生塑膠,以及使用後回收包裝重用, 到申請不同認證的過程,讓我們一起聽聽本地環保清潔產品的故事。

  • E38
    低碳飲食支持本地菜

    低碳飲食其中一個重要元素就是食用本地食材去減少因為運輸而產生的碳排放,而支持本地農夫種植的農作物能夠附合低碳原則外,還能夠品嘗新鮮農作物的味道,今集就帶大家走進農田認識更多本地農業。

  • E39
    環保團體專訪 - V’air可持續發展教育

    因為關注可持續旅遊、環境教育和氣候行動而成立的環團,其中一個工作便是推動可持續旅遊,今集就帶大家體驗在地的可持續旅遊,感受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 E40
    環保出行方法 - 共享單車

    怎樣才算是環保的出行方法? 除了乘座公共交通工具,亦可以揀選一些潔淨能源交通例如電動車。當然最環保而且係零碳排放的方法便是行路和踩單車,今集讓我們了解更多有關共享單車的資訊,讓大家一起實踐環保出行。

  • E41
    環保團體專訪 - 低碳想創坊 CarbonCare Innolab

    NA

  • E42
    由紙教室到天台種植

    因為設計而特別留意印刷用的紙張,甚至去台灣拜師學藝,承傳造紙術的細膩。技藝之外,學習對大自然的尊重,感受雨水和植物之間的關係。而因應工作室有天台的地利,更開始了天台種植,慢慢學習農耕與分享成果的樂趣。

  • E43
    環保團體專訪 - EATcofriendly碳住食 / climatexart

    年青人組織的環團各有專長。關注低碳排放飲食文化的EATcofriendly碳住食,鼓勵公眾關注低碳排放飲食,並向政府反映關注食物減碳等倡議工作。

  • E44
    摩登環保雜貨舖

    日常購物都會間接產生很多廢物,例如膠袋、食物包裝,如果想擺脫這個情況,便要學識「裸買」,同時亦可以選擇一些環保產品。在西貢經營環保雜貨舖多年的Belle和Nicole,如何見證香港人對環保消費模式的轉變呢?

  • E45
    環保團體專訪 - HealingParks · 再愈市中森/Network of Environmental Student Societies (NESS)

    公園除了休閑功能之外,還能應對氣候變化適應與韌性,氣候變化減緩,再愈市中森希望針對政策上對公園功能的漏洞作出改善,並鼓勵公眾使用市區公園應對氣候問題。而NESS希望將環境相關畢業生與業界的關係拉近,創作一個綠色產業的平台。

  • E46
    環保團體專訪 - 香港戶外生態教育協會OWLHK

    環境教育有很多方法,除了帶領大家走進大自然之外,香港戶外生態教育協會還發展了多元化的項目,例如有結合多媒體的實影解迷遊戲,以本地陸上森林生態和生物多樣性為主題的桌上遊戲等等。

  • E47
    在山在田在海

    Ah Chung、Sauman和Yeungs三位有相同理念的環保人,以各自的專長組成環保教育團體。引用他們名字「在」是「在其中」和「在乎」的意思,希望大家能夠在山田海中,學習感受大自然並與之相處,慢慢成為守護大自然的一份子。

  • E48
    愛惜食物資源

    香港每天也有大量食物浪費,同時卻有人面對食物短缺問題,惜食堂回收仍可食用的剩食,再經處理,之後免費派發給社會上需要食物援助的人士,能夠將社會資源重新調配,減少浪費,愛惜地球。

  • E49
    惜食教育 / 寵物也環保

    改變要由教育開始,《粒粒皆辛館》是惜食堂的惜食教育實體展館,將惜食、關愛與及環保的訊息帶給大家。另一邊廂,愛惜食物可以由寵物主人延伸至寵物身上,因為有本地機構收集剩食製作寵物鮮食包,讓寵物食得健康亦可以一同保護環境。

  • E50
    環保團體專訪 - 健康空氣行動

    空氣污染未必會看得見,卻是最直接影響我們的環境問題之一。健康空氣行動是本地關注空氣質素的環團,透過不同活動,提高大眾對空氣質素問題的認識,亦希望在政策上倡議政府如何改善空氣質素,為大家帶來健康清新的空氣。